在漢《傷寒論》中「太陽病,頭疼發熱,汗出惡風者,桂枝湯主之……」已經論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證治,所列桂枝湯為感冒風寒輕重的治療做了示範。而隋《諸病源候論.風熱候》指出「風熱之氣,先從皮毛人於肺也……」指出了風熱病邪引起的感冒。風寒和風熱兩者差別很大,病因和治療方法都不同,要分清才能準確對症下藥。
如何分清是風寒還是風熱
風寒: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、肺氣失宣所致,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。
其症狀為:惡寒重、發熱輕、無汗、頭痛身痛、鼻塞流清涕、咳嗽吐稀白痰、口不渴或渴喜熱飲、苔薄白,渾身酸痛、鼻塞流涕、咳嗽有痰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、肺氣失宣所致。
風熱: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、肺氣失和所致。
其症狀為:微惡寒、發熱重、有汗、頭脹痛、咽喉紅腫疼痛、咳嗽、痰粘或黃、鼻塞黃涕、口渴喜飲、舌尖邊紅、舌苔薄白或微黃、脈搏比正常的為快、為大。喉嚨痛,痰常為黃色,身熱口渴心燥。
風寒: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需要出點汗。桑拿、用熱水泡腳、喝薑糖水、喝姜粥。
- 防風通聖丸:防風、荊芥穗、薄荷、麻黃、大黃、芒硝、梔子、滑石、桔梗、石膏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黃芩、連翹、甘草、白朮。
適應症:解表通里,清熱解毒。用於外寒內熱,表里俱實,惡寒壯熱,頭痛咽干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,瘰癧初起,風疹濕瘡。 - 正柴胡飲顆粒:柴胡、陳皮、防風、甘草、赤芍、生薑。
適應症:表散風寒,解熱止痛。用於外感風寒及流行性感冒初起、輕度上呼吸道感染。 - 九味羌活顆粒:羌活、防風、蒼朮、細辛、川芎、白芷、黃芩、甘草、地黃。
適應症:疏風解表、散寒除濕。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感冒,症見惡寒、發熱、無汗、頭重而痛、肢體疲憊。
風熱:大多數情況就是通便,使其降火例如喝點涼茶;吃些清熱解毒藥板藍根等
- 銀翹解毒片:金銀花,連翹,薄荷,荊芥,淡豆豉,牛蒡子,桔梗,淡竹葉,甘草。
適用症:辛涼解表,清熱解毒。用於風熱感冒,發熱頭痛,咳嗽,口乾,咽喉疼痛。 - 桑菊銀翹散:桑葉、菊花、金銀花、連翹、川貝母、蟬蛻、牛蒡子、苦杏仁、僵蠶、荊芥、薄荷、淡豆豉、桔梗、淡竹葉、蘆根、滑石、綠豆、甘草。
適用症:辛涼透表,宣肺止咳,清熱解毒。用於外感風熱,發熱惡寒,頭痛咳嗽,咽喉腫痛。 - 白石清熱顆粒:葛根、薄荷、蟬蛻、白茅根、紅花、生石膏、板藍根、北豆根、白花蛇舌草、金銀花、蘆根
適用症:用於外感風熱,或風寒化熱,表邪尚在;症見發熱、微惡風、頭痛鼻塞、咳嗽痰黃,咽紅腫痛。
- 大椎穴:在人的頸後正中,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,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。本穴具有調節全身陽氣、扶正祛邪、解表退熱、通陽截瘧的作用。
- 迎香穴:人體鼻翼外緣中點旁,鼻唇溝中間。具有清熱散風、宣通鼻竅、祛風止癢、理氣止痛的作用,是臨床治療鼻塞、流涕等鼻疾諸症之常用穴。
- 風池穴:風池穴位於後頸部,頭骨下兩條大筋兩側的凹陷處,與耳垂齊平。具有平肝息風、疏風解表、清頭明目、通利官竅之功效,是治療風證之要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