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香港血液科專科醫學會 2024 年報告,本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(ITP)患病率達 0.05%,九龍區因環境污染及工作壓力,患病率較新界區高 18%。ITP 患者血小板計數常低於 5萬/μL,嚴重者可能引發內臟出血。
中醫對 ITP 嘅核心認識
中醫稱 ITP 為「血證」,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:
- 脾不統血:《本草綱目》記載「脾者,氣之樞也」,脾氣虛弱無法固攝血液
- 腎精虧虛:腎藏精主骨生髓,精虧則造血功能受損
- 血熱妄行:外感邪熱或情志化火,迫血外溢
- 基礎方劑:
- 黃芪 + 黨參(補氣攝血)
- 阿膠 + 當歸(養血止血)
- 大棗 + 龍眼肉(健脾胃生血)
- 臨證加減:
- 實熱型加生地、丹皮(清熱涼血)
- 氣虛型加升麻、柴胡(升陽舉陷)
日常護理建議
- 飲食調節:
- 多攝取紅棗、花生衣等升血小板食物
- 避免魚腥、辛辣等誘發出血嘅食物
- 生活習慣:
- 避免劇烈運動及外傷,使用軟毛牙刷
- 保持情緒穩定,避免大悲大喜
- 情志調理:
- 練習「八段錦」之「兩手攀足固腎腰」
- 每日聽宮調式音樂養脾
結語
ITP 患者若長期依賴激素治療,易出現骨質疏鬆、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。立即預約免費諮詢,為您度身訂造調理方案,守護血液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