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天文台氣象報告顯示,本港回南天期間平均相對濕度經常維持在極高水平,持續數週。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調查發現,回南天期間因「濕困」問題求診的個案大幅增加,其中九龍區居民由於密集樓宇通風條件較差,濕疹、關節痛等與濕邪相關病症的發生率較其他地區顯著上升。
中醫認為,麩質過敏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:
- 肝鬱脾虛:肝臟的疏泄功能失常,導致脾氣鬱結,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,就像河流的通道受阻,水流無法順暢流動。
- 濕熱蘊腸:長期食用高油、高糖的食物,會在腸道內滋生濕熱,損傷腸黏膜,如同陰暗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。
- 氣血兩虧:脾胃功能虛弱,無法將食物轉化為氣血,導致免疫力下降,身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襲。
1. 針灸療法
- 主要穴位:
- 太沖穴(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間):它是肝經的原穴,就像肝臟的總開關,能夠調節肝氣,緩解焦慮情緒。
- 三陰交(內踝尖上 3 寸):這是肝、脾、腎三經的交會穴,具有健脾益氣、調補肝腎的作用。
- 天樞穴(臍旁 2 寸):位於大腸的募穴,可調節腸道功能,改善腹瀉、便秘等症狀。
- 配穴方法:
- 關節疼痛時,加陽陵泉穴(膽經合穴),可疏通經絡、祛風除濕。
- 失眠多夢時,加神門穴(心經原穴),能寧心安神、鎮靜助眠。
- 特色手法:
- 採用「平補平瀉」的手法,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,調節針刺的力度和深度。
- 配合「耳穴埋豆」,在耳甲艇的「胃」「腸」穴貼壓王不留行籽,持續刺激穴位,強化療效。
2. 無麩飲食計劃
- 食材替代方案:
- 主食方面,用藜麥、小米、糙米代替小麥、大麥。藜麥富含優質蛋白和多種營養素,且不含麩質。
- 麵粉方面,選擇杏仁粉、椰子粉替代普通麵粉。杏仁粉富含維生素 E 和不飽和脂肪酸,對身體有益。
- 調味品方面,用味噌、魚露替代醬油、蠔油。味噌是一種發酵食品,含有豐富的益生菌,有利於腸道健康。
- 食譜推薦:
- 健脾養肝粥:將茯苓 15g、山藥 20g、小米 50g 一起煮粥。茯苓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寧心的功效;山藥能補脾養胃、生津益肺。
- 疏肝理氣湯:取白芍 10g、當歸 8g、瘦肉 200g,加入適量清水煲湯。白芍可柔肝止痛、平抑肝陽;當歸能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。
- 抗敏果昔:將香蕉 1 根、菠菜 100g、椰奶 200ml 放入攪拌機中打成糊。香蕉富含鉀元素,能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;菠菜含有豐富的鐵和葉酸,有益於身體健康。
日常護理建議
- 飲食方面:
- 避免食用加工食品,如餅乾、蛋糕等,這些食品通常含有麩質。
- 進餐時要細嚼慢咽,每口食物咀嚼 20 次以上,這樣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- 生活習慣方面:
- 每天進行 30 分鐘的太極拳或瑜伽運動,可調節身心,增強體質。
- 睡前用艾草水泡腳,水溫控制在 40℃左右,浸泡 15 分鐘,能溫經散寒、促進睡眠。
- 情緒管理方面:
- 採用「五行音樂療法」,聽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,如宮調式音樂,可調養脾胃,緩解壓力。
- 每天進行 10 分鐘的冥想,讓身心放鬆,減輕焦慮情緒。
結語
麩質過敏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,還可能誘發多種嚴重疾病。九龍木星中醫診所將傳統中醫與現代營養學相結合,為您量身定制調理方案,立即預約免費諮詢,重獲健康生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