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落枕後一周都無法恢復,甚至因為錯誤的治療越來越重,或是經常落枕進而變成頸椎病。
落枕是怎麼回事?
這要從脖子上的肌肉說起。頸椎有一正常生理前凸弧度,頸椎負責頸部的各種屈伸、側屈、旋轉等活動。而頸肩背部肌肉對維持頸椎生理弧度至關重要,並支撐頭頸部同時協助頸肩部的活動。由此可見,頸部活動離不開頸椎和肌肉的配合。
而落枕的實質其實是頸肩背部的肌肉損傷,因此落枕後常見表現有:疼痛、肌肉痙攣或緊張、肌肉無力或無法活動
落枕脖子痛可能是身體的求救信號,別不當回事!因此落枕的痛一般是肌肉的不適。
落枕為什麼盯上你?
1、枕頭、床墊不合適
人的頸椎都有自然的生理弧度,枕頭過高、過低、過硬或者床墊過硬,都會使頸部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,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,頸椎小關節扭錯,導致局部疼痛不適。
建議:枕頭選擇有一定彈性,高度為一拳左右。仰卧位時,枕頭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,不能使頸部落空。
2、睡姿問題
人在進入睡眠狀態後,會不由自主地調整自己的睡姿,比如,你躺下的時候可能是平躺的姿勢,接下來的漫長夜晚裡,你的睡姿有會可能變成這樣: 而頭部位置在枕頭上若擺放不當,頸部就可能會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狀態,導致肩頸部肌肉、韌帶組織一整個晚上處於強行牽拉狀態,可引起腫脹、淤血、疼痛。
3、頸肩部受涼
秋冬季節,夜間溫度低,睡覺時若頸肩部沒有蓋好,受到寒冷刺激,使得血管收縮,導致發生痙攣,並牽扯周邊的肌肉引起疼痛。
建議:寒冷天氣睡覺前,窗戶不宜開得過大,肩頸部最好再蓋上一層,防止受涼。
4、「低頭族」
電腦、手機的普及,使得現在的低頭族越來越多,而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,頸椎前方的椎間盤和後方的肌肉、韌帶持續受力,且壓力更大,頸椎老化更快,也就更容易引發落枕。
建議:任何姿勢都不應保持太久,否則易導致局部缺血,因此,一個姿勢在維持30-45分鐘後就要活動活動。
1、熱敷
居家患者可以使用熱毛巾熱敷,保持毛巾熱度,熱敷15分鐘左右,可以改善血液循環,緩解肌肉痙攣,有效改善症狀。
2、手法治療
患者可以前往疼痛科就醫,醫生會判斷落枕具體是哪一肌群受損嚴重,根據損傷類型進行相對應的手法治療。按肌肉受損的部位,可以分為胸鎖乳突肌損傷、肩胛提肌損傷、斜方肌損傷、斜角肌損傷等類型。
患者也可以自己進行輕柔的頸部運動,包括前屈、後伸、左側和右側的側屈,或頸部的旋轉運動,也可以緩解症狀。
3、針灸治療
臨床中,用中醫針灸治療落枕比較常見。 取循行過頸項部的陽明經、少陽經、太陽經的腧穴三間穴、中渚穴、後溪穴,施術使氣至病所,收舒經通絡、散瘀止痛、調和氣血之功,再配具有疏解少陽經筋,善治頸項強痛、活動受限之症的懸鐘穴,輔以留針期間患者自行頸部活動,促進受損局部氣血運行加速,共同達到「經氣通暢,通則不痛」之效。,幾乎效果都是「立竿見影」的。
4、運動
運動對保持頸椎健康同樣非常重要,針對易發落枕人群,尤其是office worker,在發生落枕完全緩解後,推薦以下運動:游泳、快走、慢跑、瑜伽等,與落枕say goodbye。
通常,落枕在1-2周會達到完全緩解,如症狀持續超過3周,或出現上肢的放射痛、肢體力量下降、行走不穩等情況,提示不是單純的落枕,可能存在其他器質性疾病,建議及時就診求醫。